厦门双胞胎摘得全国创新大奖 作品是缓解交通拥挤方案
原标题:厦门双胞胎摘得全国创新大奖 作品是厦门新缓解交通拥挤方案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 在19日结束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在厦门鹭江新城小学上五年级的双胞双胞胎姐妹姚郏不约、姚郏不韦(11岁)获得一等奖,胎摘通拥这是得全厦门在本届比赛获得的唯一一等奖,两位小女孩的国创获奖作品是一个缓解十字路口交通拥挤的方案。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奖作解交挤方我国中小学科技活动中最权威的比赛。主办者19日晚在官方网站公示了获奖名单:一等奖59项、品缓二等奖136项、厦门新三等奖192项,双胞姚郏不约、胎摘通拥姚郏不韦的得全作品《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获得一等奖。
姚郏不约、国创姚郏不韦是奖作解交挤方双胞胎姐妹,不约是品缓姐姐,早出生3分钟。厦门新鹭江新城小学以获奖尚在公示期为由婉拒采访,不过,《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之前已经获得省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当时介绍,这对姐妹住在吕岭一带,经常看到十字路口堵成一团,便把这个问题带到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来解决。
双胞胎通过高架桥、地下隧道和地面的巧妙设计,把十字路口的车辆分为横向直行、纵向直行、横向左转和纵向左转四个动作,各个方向的车辆各行其道,直接通过十字路口,无障碍、无交叉、无变道,无须红绿灯控制。双胞胎用了大约一年多时间完成项目研究。
现场传回来的消息说,共有3对双胞胎参加了这次比赛。59项一等奖中,11项是小学生获得的,每省平均不到1名,可见竞争多激烈。除了双胞胎的一等奖,厦门一中、同安一中各有一个项目获二等奖,科技中学一项目获三等奖。
【小贴士】
双胞胎姓名 字字有来头
因为名字特别,姚郏不约、姚郏不韦特别引人注目。她们的父母说,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包含父母双方的姓氏,“姚”是父亲的姓,“郏”是母亲的姓,“不约”“不韦”则分别出自《礼记·大学》和《论语》。
据记载,郏(jiá)出自春秋时期的郑国。郑国有大夫郏张,因祖上受封于郏地,后代遂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
(责任编辑:百科)
-
昨日厦门气温骤降,不少人穿长袖衣服。(本报记者吴尔婷摄)今起三天,厦门风力较强,气温逐日小幅回升,岛内白天最高气温可达到25℃至26℃。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殷磊 通讯员 小庄)秋容乍肃,秋凉如 ...[详细]
-
奖励从500元至1万元不等举报人的身份受保护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日前,五莲县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接到举报电话后,快速赶赴被执行人孙某的居住地,将多年隐匿逃避执行的孙某控制住。 经过工作人 ...[详细]
-
第十一届“日照十大杰出青年”表彰暨“青春建功中国梦”主题报告会5月3日举行,于业梅、卢莉娜、董加岭等10人荣获第十一届“日照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王永强、安剑秋、滕兆敏等10人获得第十一届“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谭淑琳)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今年在山东举办,其中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将于今年6月中下旬在我市举办,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艺术盛会。赛会的举办离不开志愿者的参与和奉献,为保证赛会顺利举行,筹委会志 ...[详细]
-
海峡网9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湖法宣)只因怀疑的士司机绕路,醉汉和司机起了冲突,还大闹派出所,踢伤民警。近日,这名“疯狂”的醉汉因犯妨害公务罪获刑。何某今年2 ...[详细]
-
本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黄新安4月30日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日照港安保中心的护卫队员们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很多人眼中安保工作都是不起眼的活,但在我看来是很光荣的工作,尤其是在日照港。”秦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近日,团市委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积极开展“青春正能量”主题活动,引领示范、凝聚力量、传递梦想,努力激发青年干事创业热情,积极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 “好青年示范行动”激发青春正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源)日照大学科技园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促产业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陕西国大高校技术交流中心已完成建设投资6100万 ...[详细]
-
-书画展吸引不少市民到场参观。海峡网讯 (文/厦门晚报 记者 龚小莞 王东城 图/刘东华) 今天上午,“传家训·振家风”书画展在市青少年宫拉开帷幕。本次书画展征集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玮玮)近日,全市124名优秀护林员在创建山东省森林城市动员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这是我市首次对护林员进行市级表彰。 据悉,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265.3 ...[详细]